2017年,惠州实现全国文明城市“四连冠”,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当属博罗县,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(县级),与龙门县和四会市(县级)同时捧回奖牌。
获奖之后又该怎么干?日前,《博罗县巩固文明城市创建三年提升计划实施方案(2018—2020)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正式印发,提出以更高标准、更高质量深入文明城市创建,实现2020年高水平蝉联全国文明城市(县级)称号。
对此,博罗提出建设“实力博罗”“文明博罗”“人文博罗”“美丽博罗”“幸福博罗”“希望博罗”等几大目标。记者梳理发现,《方案》基本上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板块,进行全域创建,而在具体举措中则带有明显的精细化、常态化及共享共治特点。
例如,以文明创建促进城市管理创新的印迹十分明显。《方案》提到,除了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外,还将推进城市综合治理“云平台”建设,综合运用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,拓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功能,加快“智慧城管”建设,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,构建城市治理精治、共治、法治、慧治新格局。
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,进一步加强了对人的素质的提升,通过深入实施“1+X”核心价值观建设工程,强化优良家风家教、校风校训、企业精神、乡贤文化等宣传教育,做到全民行动、干部带头,从家庭做起,从娃娃抓起,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项工作之中,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思想和行为自觉。
按照时间表,今年,博罗将全面启动巩固文明城市创建三年计划,全面深化文明城市、文明镇村、文明单位、文明校园、文明家庭的创建工作,实现全域覆盖。例如,在文明镇村创建方面,拟将40个省定、市定贫困村建设为文明村示范村,确保年内完成80%以上基本达到文明村镇创建标准。在文明校园创建方面,实现全县文明校园创建每年30%的达标率,2020年实现全覆盖。
作为三年计划的开局年,今年博罗将率先实施八大提升工程,包括实施理想信念教育深化工程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、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工程、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工程、乡村振兴提升工程、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工程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工程、文明素养提升工程。同时落实十件民生实事,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。